司风琪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能源热转换及其过程测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司风琪,男,1973年2月生,江苏盐都人,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别于1996年和2001年在东南大学获得学士、博士学位,2003年晋升为副教授,2004年任硕士生导师,2007年至2008年为美国Lehigh大学访问学者,2010年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任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助理,2011年起任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同年任能源热转化及其过程测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副主任。现为中国动力工程学会自动控制专委会委员、江苏省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自动化及计算机应用专委会委员。长期从事智慧电厂及电力大数据、大型火电机组运行特性、热工自动控制、优化及故障诊断等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

孙照渤

曾任世界气象组织长期预报专家组成员、教育部大气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气象学会常务理事、国家气候委员会委员、中科院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

孙照渤教授,博士生导师,1967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天气动力学专业。1972年至今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原南京气象学院)工作,先后任气象系副主任、主任,南京气象学院副院长、院长,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1982年7月至1984年7月在英国国家气象局研究部做访问学者,1988年9至1989年9月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做访问学者。1987年至1999年任世界气象组织长期预报专家组成员,现任世界气象组织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大气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气象学会常务理事、国家气候委员会委员、中科院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谈金祝

博士,博士后(美国),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和地区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评审人,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评审专家,江苏省科技咨询专家,国际、国内期刊“InternationalJournalofHydrogenEnergy”、“JournalofPowerSources”、“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A”、“太阳能学报”

谈金祝,1986年和1989年分别于南京化工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2000年于南京化工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1989年7月至今在南京工业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期间曾任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副主任,南京工业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等。2004年10至2007年12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和美国国家燃料电池国家研究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08年至今在南京工业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近年来主持承担多项纵向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高校博士点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项目,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重点资助项目,美国国家能源部资助项目等;主持承担了多项企业横向项目。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论文60余篇。曾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工大精英九思奖、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等。


王银堂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研究所总工程师。

王银堂,男,1964年1月出生,江苏扬州人。1985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陆地水文专业,获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河海大学工程水文与水资源专业,获硕士学位。

现任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研究所总工程师,政协江苏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水利学会调水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水利学会水文水资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水利水电科技进展》编委。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水利部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评审专家,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防汛抗旱专家,江苏省注册咨询专家。2003年、2007年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2008年获全国水利科技工作先进个人,2011年入选水利部“5151人才工程”部级人选,2011年获科学技术部“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


张颢瀚

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教授,博导

张颢瀚,江苏省委、省政府评定为江苏省中青年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委决策咨询专家,省政府十二五规划省长特聘专家;江苏省政协常委;江苏省区域发展研究会会长;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兼职教授;在三个国家级文化学术组织担任专家顾问、专家委员会常委、委员。


赵长遂

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就任于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热能工程研究所。

赵长遂,1945年11月生,江苏南通人,196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燃气轮机专业。在东南大学工作至今,期间于1987-1988年在美国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作访问学者19个月。

先后担任国家863计划能源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专家、江苏省政协常委、国际流化床燃烧会议常设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分会委员、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多相流测试技术专委会常委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生物质能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科协委员、江苏省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等。


李志清

碳资产管理师、碳标签评价师。

李志清,女,中共党员, 碳资产管理师  碳标签评价师

信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总经理 

湖南商学院经济管理专业毕业,主持策划几十个国际核证自愿减排VCS、国内林业碳汇核证自愿减排CCER项目的开发工作,成功主导完成了中国首例VCS标准林业碳汇项目,开创了国内林业碳资产管理转变经营思维的先河,与欧盟、美国、东南亚等国家有深度合作,碳汇指标远销到多国家多地区进行抵消与碳中和,国内的大型零碳会议实现碳中和均有签约身影;全面负责江西省旅游评价体系的标准制定工作、九江市温室气体核算及清单编制,由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发起的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方案经过国家级验收通过,主导《南平十三五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南平市碳达峰研究报告》等多个项目,与江西省气象厅合作完成了2016、2017、2018年温室气体核查报告编制工作,同时在江西省、各地市开展低碳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等,对可持续低碳扶贫的工作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与路径,开展了《低碳旅游管理办法(试点)》编制工作,在应对与适应气候变化领域,碳达峰路径规划均有案例报告,对低碳能源领域颇有研究,具有多年的低碳金融融资担保工作经验,对绿色债券,低碳融资,碳汇现货期货交易等方面有成功案例。


 张颖璐

高工/讲师

张颖璐,女,党员,1981年10月生,1999.9~2004.7苏州科技学院,建筑学,2006.9~2009.7南京工业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2013.9-2020.4同济大学,建筑技术,2015.5~2015.8加拿大新布伦瑞克大学作访问学者,2015.9~2016.2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作访问学者。

1.2020.6-2022.06主持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BIM技术下的现代木结构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2021.1-2022.12主持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项目,井干式木建筑构件热湿耦合传递机理研究;

32021.2019.6-2020.6,主持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木结构建筑设计原理》案例库建设;

4.2017.6-2019.6,主持南京林业大学优势学科建设,《木结构建筑设计》双语课程;

5.2016.6-2018.6,主持南京林业大学学科,《木结构建筑设计》微课开发;

6.2017.1-2019.12,主持校企合作,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景观改造提升设计研究;

7.2018.1-2019.12,参与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科研项目,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科研;

8.2019.1-2020.12,主持福建省漳州市城建集团项目,基于福建地域文化的现代木结构建筑模块化填充体系设计研究;

9.2015/01-2017/12,参与“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5BAL03B03),传统农房建造技术改良与应用示范;

10.2015/01-2017/12,参与“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5BAD14B05),多榀木桁架设计研究;

11.2014/01-2016/01,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300484),粉状碳纤维——木构件端面符合界面力学特性研究;

12.2014/01-2015/12,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13CB122),“零废弃”包装生态设计理论与实践项目;

13.2013/01-2014/12,参与国家林业局行业标准项目(2013-LY-054),木结构实验框架体软重物体撞击试验;

14.2014/07-2016/06,参与江苏省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BY2014006-05),中高层木结构建筑承重木构件及体系研发;

15.2012/10-2013/10,参与江苏省文化科研课题(12ZCO1),生态文化环境影响下的包装创新设计模式研究。


COPYRIGHT (©) 2021 江苏现代低碳技术研究院 苏ICP备15036313号-2. 苏ICP备2021047340号-1
技术支持:万禾科技